护理学院开展团课缅怀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5-29浏览次数:4

2021年5月27日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开展了以“纪念袁隆平院士”的主题团课。由各班团支书组织,同学们积极参加。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袁隆平的杂交水稻研究。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制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1.袁隆平在中国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2.袁隆平解决了三系法杂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难题。提出用“野生稻与栽培稻进行远缘杂交”的技术方案,同时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南优2号”等一批组合,并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并且突破了制种关。

3.袁隆平提出了杂交水稻的育种发展战略。即方法上由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程序越来越简单而效率越来越高;杂种优势水平上由品种间到亚种间再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优势越来越强,促使杂交水稻一步一步向新的台阶迈进。


本次团课为我们更加全面介绍了这个默默无闻的院士,不同于别的院士坐在室内,享受国家的津贴。袁隆平实实在在的当了一辈子农民,在田里劳苦了一辈子。如果没有杂交水稻的发明,很难想象我们靠什么存活至今。我们每个人都应怀着最诚挚的谢意和最真挚的感动,向袁老致敬!

审核:尚艳芳

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