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推动托育服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精准对接,5月6日,护理与康养学院托育教研室教师团队赴洛阳市第一国际顺驰城幼教中心开展专题调研。此次调研聚焦托育行业人才需求新趋势,旨在优化“医·养·教·育”四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学生实现从“技能达标”到“岗位胜任”的跨越式发展。
在顺驰城幼教中心杜园长的陪同下,调研组实地考察了托育教室、保健室及活动区,重点观摩了婴幼儿生活照料、游戏活动组织及家园共育实践等核心环节。现场教师展示了如何将医学护理知识融入日常照护(如呛奶急救演练),以及通过情景化教学培养幼儿社交能力的创新做法,为学院课程改革提供了直观参考。

座谈会上,托育教研室主任李玉萍介绍了学院“岗课赛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分享了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改革举措对学生职业认同感的提升成效。杜园长充分肯定学院实习生的专业素养,并结合行业现状提出关键建议:(1)课程体系优化:打破0-3岁与3-6岁课程壁垒,推动“保教一体化”融合,强化早教活动设计、急救处置、家园沟通等复合能力培养;(2)实习模式创新:针对托育机构春季用人高峰,建议调整实习周期,建立“理论-实践-反馈”螺旋式培养机制;(3)职业素养强化:加强学生心理学、家庭教育指导等跨学科知识储备,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图2:校企双方就人才培养方案深入研讨
此次调研为学院托育专业建设提供了三大行动方向:(1)课程重构:开发《医养教融合照护实务》《家园共育沟通技巧》等新型模块化课程;(2)实践升级:建设“托育机构-社区-家庭”三级实训基地,增设婴幼儿急救、发育评估等实战项目;(3)评价创新:引入行业导师参与学生技能考核,建立“理论笔试+实操演练+企业评价”三维度考核体系。
护理与康养学院将持续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培养“懂健康、精照护、善沟通”的高素质托育人才,为“幼有善育”民生工程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撰稿:王艳苹
摄影:杨一帆
一审一校:王芳
二审二校:周亚凡
三审三校:刘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