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14:00-18:00,在市、区民政局和古城街道党委支持下,由洛阳市老龄产业协会牵头组织,我校护理与康养学院承办的“河洛至爱,情暖夕阳”洛阳市洛龙区街道社区养老设施等服务能力提升项目第六期服务人才培训班活动在洛龙区古城街道龙兴社区邻里中心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成功举办,为区域社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注入专业动能,更成为我校深度参与社区治理、践行校社协同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

洛阳老龄产业协会王瑞丽会长、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护理与康养学院王芳副院长、洛阳市老龄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冯丽娟、古城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陈一博院长、产业协会宋丽娜主任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

作为高校服务社区治理的重要载体,本次培训班始终以“需求导向、实用落地”为核心,创新构建“理论 + 实操 + 场景化”的教学体系。来自我校的资深专家团队,结合社区养老照护高频需求,聚焦三大关键护理技术开展精准教学和现场示范:由国赛及省赛一等奖辅导教师刘丽娜讲解、梁秀琴(省级课程思政课程主持人)示范的《便秘的预防及处理》;河南省技术能手赵培文讲解、洛阳市巾帼建功标兵乔花示范的《灌肠技术》;以及多次荣获教学能力大赛奖项的李静讲解、河南省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得主康婷婷讲师示范的《鼻饲营养液的配置》。专家们结合理论原理与实操要点,将日常照护中的核心技术转化为清晰易懂的示范教学,为学员树立规范操作标杆。
培训全程注重 “理论通俗化、实操场景化”,将高校科研教学资源转化为社区养老服务的“实用技能包”,为学员树立专业规范的操作标杆,有效填补社区养老照护中的技术短板。






此次培训不仅是我校深化“校社协同治理”的重要举措,更构建了“需求对接 - 资源下沉 - 能力提升 - 成果转化”的闭环服务模式。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洛龙区各街道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及养老服务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搭建了专业提升平台,更通过校社深度协同,推动了区域养老服务资源的优化整合与治理效能的提升。我校将持续深化养老人才培训体系建设,探索“高校 + 协会 + 社区”三方联动的社区治理新模式,从养老人才培养、服务标准制定、照护技术创新等多维度发力,为辖区老年人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提供坚实保障,也为高校服务基层治理、实现产教融合开辟更广阔路径。
撰稿:关雨琪
一审一校:王璐
一审二校:王芳
一审三校:周亚凡
